You signed in with another tab or window. Reload to refresh your session.You signed out in another tab or window. Reload to refresh your session.You switched accounts on another tab or window. Reload to refresh your session.Dismiss alert
{{ message }}
This repository was archived by the owner on Sep 2, 2018. It is now read-only.
雖然前幾個月沒什麼進度,但接下來的 Thanksgiving 以及 Christmas 應該能讓我花比較多的時間在這個專案上。目前第一目標是在 Python 3.6 前完成 Tutorial 的翻譯,依現在的進度應該能達成。
除此之外有幾個比較大的改變想在 Python 3.6 之前一併加入,先與大家討論:
Doc/locale/{lang}
目錄)至獨立的 git repo第一項修正的主因是 zh_Hant / zh-Hant 不方便使用。zh_TW 主要被使用在 system (POSIX) locale 中,相較於 zh_Hant 就不是被廣泛接納的 locale,許多翻譯流程中的工具都是依 system locale 為主。一開始是參考 W3C language tag 根據 BCP 47 的規範,則我們應該要用 zh-Hant 或者 zh-Hant-TW,但這個 locale 第一在 Sphinx 本身並沒有對應的 po 檔,代表 Sphinx 內建的字串(例如:Search、Module、Index 等)都不會自動被翻譯,所以目前是手動修改在 Sphinx 套件裡的 po 檔(
site-packages/sphinx/locale/{lang}/LC_MESSAGES/sphinx.po
);第二 Python babel 套件僅支援 zh_Hant 而非 zh-Hant (python-doc-tw/cpython-tw@fd9666bde9b00c216d2368b9ef1fc6338800fd48),必須再手動設定修改 locale 與 Transifex 語系的對應關係。搭配 #8 可能在未來的 Sphinx 版本裡有 zh_Hant 或更完整的 zh-TW,歡迎大家加入討論、分享意見。至於這是不是符合國際規範,可能就見人見智。第三項主要為了管理方便。因為真正跟翻譯有關的檔案只會在
Doc/locale/{lang}
當中,因此使用者只要有這個檔案就可以編譯出中文版的 Python 說明文件。但我們除了這修改之外,還有調整 html template 等會動到 Sphinx internationalization 框架目前定義外的原始碼,因此需要額外維護我們的 CPython repo。但 CPython repo 上萬的 commit 如果與平常 daily doc commit 混在一起的話,在新 Python 版本發布時,就會增加 merge 困難度,也比較難追踨進度。除了第一項之外對大部份的使用者都沒有影響。第一項實作上將會維持目前於 Transifex 的語系,但在本地改 map 至 zh_TW 來轉換。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